探索深海最终是要开发、利用和保护深海

编者荐语:

第一届“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正在征集中,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景光作为终审评委之一,接受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访谈。


(以下访谈中,“B”为“BCAF”,“李”为“李景光”。)


B:您所了解和认知的“深海文化”包括哪些范畴?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深海探索不断带来新的科学发现,包括深海油气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洋底多金属结核、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基因和海洋药物资源等方面的新发现。



深海矿产资源。


我个人认为,“深海文化”主要包含以下范畴:

第一,对深海的探索。我国已成功研制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和“奋斗者”号。“蛟龙”号是首台自主设计和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2012年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域最深下潜到7020米,创造了载人深潜的记录。2013 年起,“蛟龙”号先后在我国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的七大海区进行科考作业,成果丰硕。“奋斗者”号是“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深海装备。2020年10月27日首次下潜突破万米,2020年11月10日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只有实现了深海环境与资源的探索,才有发展深海文化的基础。


中国载人深浅器的发展。


“奋斗者”号潜器从母船布放入水。


第二,深海知识普及。目前在中学和大学课本(更不用说小学课本)里,几乎没有关于深海的文章。社会宣传中,除了海洋博物馆外,很少有深海的内容。有关深海的书籍也很难找到,影视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深海,认识深海的环境与资源,以及认识深海的重要性。



电影《深海》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第三,深海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探索深海最终是要开发、利用和保护深海。国际海底管理局已经出台一系列有关海底勘探的规章制度。 


我国已开始重视深海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海洋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多金属结核的开采技术及试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深海的矿产和能源。


第四,深海软实力。深海是地球上最后的未被人类全面系统感知和利用的地理空间,潜在战略价值很高。一些海洋大国十分重视对深海资源的争夺,正从经济开发、军事竞争、规则塑造等方面加大对深海的关注与经营。


为了确保国际社会有一套公平的深海规则,必须在有关涉海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强化我们的话语权,这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人员偏少,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急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B:可以讲一两个您与海洋或深海故事吗?


:1986年11月15日至1987年3月5日,我随“向阳红5号”科考船参加中美海气调查和中、美、澳三国在澳大利亚卡彭塔尼亚湾的季风试验。




“向阳红5号”科考船。图片来源:新华网


“向阳红5号”船在太平洋的远海区做夜间短暂停留时,探照灯向海中照射后,成千上万的各种鱼类就围了过来。海洋的鱼类资源是如此丰富,如果不身临其境,其惊人的场景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当今的海洋环境日趋恶化。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各种垃圾,全球每年有800多万吨塑料流入海洋,现已在海洋中形成了5个巨大的垃圾带。海洋垃圾除了对人体本身带来很大的危害外,还会危害到海洋生物。应加强与海洋污染有关的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


国外潜水员清理海洋中的垃圾。图片来源:新华社


海洋污染对动物造成伤害。图片来源:搜狐网


我参加的中美海洋与大气合作,是国际热带海洋与大气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中方的合作单位是国家海洋局。自1985年至1990年,共连续进行8个航次,中国和美国共同派出科学家,中方提供调查船,美方提供仪器设备和有关资料,在各断面上进行温盐深、溶解氧、化学、浮游生物和海面气象等观测。



2021年2月26日,浓雾笼罩克罗埃西亚斯普利特海岸。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8个航次的海上调查中,中美两国参加的海洋学家、气象学家和技术人员共1098人次(中方1001人次,美方97人次),海上时间共497天,总航程近10万海里。双方合作十分愉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说明,中美两国完全可以合作共赢。


B:针对海洋和深海的文化与设计,就您现在的观察来看,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还有哪些发展空间?


:国家的深海文化,现在仅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大部分的涉海文化活动陷入停滞,占海洋文化产业比重最大的滨海旅游业大受打击,海洋赛事、海洋会展也受到一定冲击;另一方面,依托高速发展的数字信息产业,海洋文化事业“线上化”成为最鲜明的发展趋势。



青岛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推出“深海”研学课程。图片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中国的海洋意识教育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现进入沉淀升级阶段。2020年8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了《山东省大中小学海洋文化教育研究指导中心项目协议书》。山东省在海洋教育读物、课程等方面完成一系列积累之后,开始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B:您认为海洋与深海和普通大众的关系是什么?有哪些方式可以让大众更好地关注和了解这个领域?


:人类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深海。



海洋里的奇妙生物。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最早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可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负担着全球水体循环系统的运转,海洋影响着甚至决定了全球的气候变化;海洋为全球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众多的标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药物等;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例如深海锰结核、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的潮汐变化和水流蕴含着丰富的可供发电的能源;海洋运输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运输方式之一;由于气候的变化,海平面上升将淹没许多沿海低洼城市,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不可估量。因此,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深海与人类的关系更不容忽视。




海洋里的奇妙生物。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总面积3.61亿平方公里的海洋,依其法律地位分为国家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三类区域。“国际海底”是指国家管辖海域范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属于深海的范畴,构成了深海海底的主要部分。


国际海底的战略地位根植于其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战略矿物、能源和生物资源,它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前景。



央视对“沧海”号和“奋斗者”号的报道。


“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活动时,央视做了规模宏大的和深入的报道,请嘉宾做访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央视的报道与访谈外,如果还有影视作品的拍摄和书籍的出版,让公众能够从影视作品的观看和书籍的阅读中了解深海科学研究和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勘探与开发利用等,将极大地增强公众对海洋和深海事业的关注与了解。在全国各地的海洋博物馆,也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B:您所期望的“深海文化”核心精神是什么?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关键词概括吗?


:“深海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开拓进取,敢于冒险和失败,勇于担当,有远见卓识”。



汪品先院士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参加科考会议。图片来源:新华社


开拓进取,是指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创造新的机遇;敢于冒险和失败,是指在深海探测活动中,失败是难免的,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因为失败而停滞不前,要有冒险精神,对失败应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勇于担当:就是要主动承担责任,遇事不推诿,遇到问题首先反省自身问题,而不把责任推给他人和外部环境;具有远见卓识:能够更长远地考虑问题,能看到未来的发展。


B:您对参与本次征集的选手及作品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建议?


:希望参与本次征集的选手及作品能够涵盖深海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深海装备与技术的设计、深海宣传与教育、公众海洋意识的提高、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等众多方面。建议选手们依靠各自的长处,发挥自身优势,分别在上述各个领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和作品。


B:对于科学知识普及、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您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建议?


:中国不仅有深厚的黄土文明,而且也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中国的涉海文化艺术以影视、绘画、音乐、舞蹈等品类呈现自然之海、人类的海洋活动以及人海关系等内容,表现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知,抒发人类在面临大海时心潮的种种起伏,折射时代的变迁与文明的进程。不应把深海知识、装备与技术视为阳春白雪,应大力加以推广普及,让广大民众都能了解和认识它,只有全民了解了探索深海的重要性,才有开发和保护深海的自觉性。




深海考古。


政府机构、研究部门、文化艺术团体和各类民间组织,应共同努力,协同作战。民间组织应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同时,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健康发展,不能用“堵”的方式,一味限制民间组织的发展;应采用疏导的方式,积极发展有助于海洋和深海保护工作的民间组织,使各种积极推动海洋和深海事业的力量得到稳步发展。


希望有远见卓识的年轻人,加入到深海探索、技术研发、宣传、开发与保护的队伍中来,加入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队伍中来!


*注:如无特殊标注,图片均来自中科院深海所深海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实验室。


采访 | 方凌霄

撰文 | 胡斐

排版 | 徐沛


人物简介


李景光


1963年大学毕业后,在外交部美大司工作;

1965年加入海军,至1972年在海军一线部队工作,负责技术勤务保障工作;   

1972年10月调到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海洋观测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

1982年底加入国家海洋局。1983年至1984年间,参加过中美海气调查,从西太平洋过赤道,再到澳大利亚海域,进行海气调查,前后在海上4个月;

1990年至1994年,驻英使馆科技处工作,从事中英科技合作,包括海洋领域的合作;

1995年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服务司工作,主要从事海洋监测管理;

1997年至2002年底,在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工作,主要参与联合国海洋事务领域的合作,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会议、《伦敦倾废公约》会议、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会议、国际海底管理局会议等工作;

2002年底退休,先后参与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协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的有关工作。

2002年12月--2007年8月,担任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

2007年9月--至今,担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海洋权益、海洋战略与政策研究。

2007年9月--至今,担任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关于“第一届中国深海创新设计展”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欢迎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 , 益起守护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