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对着电脑发呆 不如跟着他们一起去挖泥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2016-07-22


他们是一群大学生。他们每次至少会挖取十公斤的泥土带回实验室,总是蹲在泥泞的海滩滩涂进行采样称量,经受两三个小时的太阳暴晒。 九天的行程,他们深入滩涂,科学采样,访问居民,分类垃圾,实验观测,力求得出准确、完善的塑料污染密度相关数据。 ——广东海洋大学蓝丝带金沙银滩护卫队

调研第一天:710行在东海大桥两岸
710日,伴着清晨温暖的阳光,金沙银滩护卫队来到了东海大桥,进行本次调研活动的首次底质沉积物采集及其微塑料含量的分析。这次采样分桥头和桥尾两个采样点,两个采样点都是泥泞的土壤,桥头植物蔓生,桥尾反之。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四周建有人工水塘,加上处于内湾,水体交换能力较弱,红树林生长情况良好,红树的种类也比较多。按照预先的采样计划,采样时,在与海岸近似垂直的地方粗定三条线,每条线分别取潮上、潮中、潮下三个点,共计九个样点,每个样点用“五点取样法”对表层土壤进行取样,并测定每个样点的经纬度及海拔。

调研第二天:711 / 走进特呈岛红树林
711日,金沙银滩护卫队辗转水陆交通抵达特呈岛南岸红树林区。广阔的滩涂上到处可见招潮蟹和弹涂鱼的身影,白色泡沫浮板碎片较为普遍。当地居民淳朴持家,不太喜欢攀谈外来人,给问卷调查工作来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在队员们的耐心交流下,得到了一些相关信息。据了解,红树林风景区有明显的人工治理痕迹,显然红树林已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同时当地政府也在居民垃圾处理问题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当地村民对于塑料垃圾污染方面的关注和认知还很缺乏。

调研第三天:712 / 实验室攻克瓶颈
712日,由于持续降雨,外出采样误差大且有危险,故我金沙银滩护卫队今天的工作重心是要攻克实验瓶颈——微观镜下微塑料的鉴别和浮选方案的确定。部分队员到达实验室后,立马投入实验室工作,对前2天采集的样品继续进行烘干。此外,队员们根据昨天的实验经验,对不同类型的塑料和可能混淆微塑料观察的物品进行观察,并拍照做成图鉴,便于对比观测,并对其他队员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另外的队员配制大量的饱和NaCl溶液,由于过滤速率缓慢,所以这个配制饱和NaCl溶液的工作需要持续一整天。队员们还对不同浮选方法进行实验,经过反复的测试,最后成功得出了能最大程度地溢出上表层塑料的方案。

调研第四天:713 / 奔赴东海岛
713日,雨后初晴,金沙银滩护卫队兵分两路分别奔赴东海岛龙海天、东海岛丹雾村进行采样调研。取样点之一的“中国第一长滩”东海岛龙海天是深受广大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据悉,该地植物稀缺,砂质地质,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另外海岸塑料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人为因素占很大比重。由于景区内有不少商铺,店家热情健谈,给问卷带来了方便。队员们大力宣传塑料污染的危害,并且倡导大家共同保护海洋环境,还海洋一片蔚蓝。另一个取样点东海岛丹雾村,是有着100多年种植历史的现代绿色种植果蔬基地。种植区往外的平旷滩涂上未见明显的垃圾,潮间带以上的堤上有大量塑料及其他生活垃圾。

调研第五天:714 / 爱心与问卷
714日上午,蓝丝带金沙银滩护卫队的队员们一同前往霞山市区。献血组成员为产后出现羊水栓塞紧急情况的08届海大师姐曾凌粤献血,助师姐早日度过难关。其余队员则对霞山市区的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由于市区人流量大,完成的有效问卷数量多、质量高,对以后调研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献完血后,实验组回到学校讨论昨天老师提的建议与实验检验结果,最后确定方案,检验塑料微粒分解剖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观测,可大体分出不同大小和种类的塑料,并编写了详细的实验方案步骤,供实验时参照,明天可正式进行样品塑料检测。(此次献血看似与我们的调研活动关系不大,但与蓝丝带志愿者服务队的宗旨是相一致的,故各位队员都积极参与其中,虽然一些队员因血液检验不合格未能献血,但他们的奉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医院对曾凌粤师姐的积极抢救治疗己超过48小时,输各种成分血已超过3ml,但患者病情仍然十分危重,在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治疗中。目前呈深昏迷状,DIC仍未纠正,出血不止,需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大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仍需继续输注大量血液及血制品。望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714日编)

调研第六天:715 / 前往硇洲岛
715日,金沙银滩护卫队依然兵分两路,一队对细沙底质的沙滩进行取样,从低潮位开始,在潮的追赶下快速向中潮位高潮位地区依次取样,做好标记,并收集样方内大型塑料进行称重计算大型塑料的密度。另一队则前往基石海岸,由于都是大型砾石,无法检测其微塑料丰度,故只计量样方内大型塑料的密度。据了解,该海岸的塑料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部分是游客遗留下来的,且发现当地临海的居民区垃圾收集与处理不到位,没有集中处理垃圾。

调研第七天:716 /  前往通明村的红树林
716日,距离我们调研活动也恰好一个星期了,这次金沙银滩护卫队是前往太平镇通明村,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塑料垃圾统计清点。此次采样的困难在于,我们需要穿梭于红树林之间,在泥泞的红树林密集区域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勘测合适的采样位置,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这种地行走的我们都格外小心,队员之间都避免相隔过远,因为稍微不慎就可能陷入泥沼“难以自拔”。穿梭于红树林之间,我们仍能看见不少塑料垃圾,且越是接近海岸越是明显繁多,而近海边的垃圾分布呈骤减趋势,可见红树林阻隔岸海两侧垃圾流通的作用是异常明显的。据清点,其中垃圾主要是以渔业泡沫垃圾为主,以及一些常见的生活垃圾。

调研第八天:717 / 深陷南三岛
717日下午,金沙银滩护卫队队员来到湛江南三岛取样点进行土壤采集与垃圾密度测量。两个小时的作业时间,队员们取得近30公斤重土样并记录了所测地点大型塑料垃圾密度数据。南三岛为采样大点,涉及滩涂类型有覆盖有红树林的淤泥底质,粗细沙底质。队员们行走淤泥底质的大桥底时,每走一步,脚都会深深陷入泥里,可谓“陷得太深,无法自拔”。当一只脚当重心脚去拔出另一只脚时,重心脚会陷得更深。无奈的队员们只好用手用力拉着鞋后沿把鞋子拉出来,一步一提的艰难挪动着。大王庙采样点交通落后,队员走了30分钟的防护林密集的沙路才到达采样点,在沙滩上遇到了挖蛤蜊的阿姨,问起海岸带塑料污染情况,当地居民都非常配合我们的调研工作,给我们指路并提出一些建议,“人的生活都没有保障,都顾不上了,更别说垃圾了,谢谢你们来(调研)啊。”阿姨表现出对相关部门对民生、环保方面的希冀。

调研第九天:718 / 末站白沙湾
718日,广东海洋大学金沙银滩护卫队进行了本次塑料污染调研的最后一次采样。经过连续几天的外出采样,队员对采样工作已是驾轻就熟。此时白沙湾为旅游淡季,较少人烟。其海岸线呈月牙形状,周边可视范围内没有过多的人工建筑,沙岸上依稀可见几颗未结果的椰子树,生态保持较好。岸边碳粒明显密集,显然是游客们烧烤留下的,而在抽样时未发现明显的塑料垃圾。实验组方面,刘春婷等7人对微塑料检验实验方案进行了完善。对于微塑料的大小等级划分根据标准筛做了调整,并增添“检测大于0.5mm的塑料颗粒”一项。

调研第十天:719 / 总结与严谨实验
719日,结束了采样工作,为保证往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早上9点金沙银滩护卫队全体会议,总结了前几天的采样工作,并讨论落实今后的工作计划。即便实验方案已经逐步完善和渐趋成熟,让全员参与实验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并不是所有成员都能熟练掌握并操作每个实验步骤,为此每一班次,都安排一两个熟悉实验流程的人进行操作讲解,从旁辅助,以保证往后实验的顺利进行,虽然有些“实验小白”样品观测的时间较长,进度缓慢,但这是基于严谨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科学精神,宁可慢工出细活,也不能光讲数量忽略了质量。


至此,本次实践活动将在接下来几天的实验结束后收官,各种团队资料上交任务也临近,希望后续的实验成果能为本次调研画上完美的休止符。


“每天在烈日下采样时长一做就是两三小时,采完后还要提着近十公斤的样品回来。虽然很累,而且每天晒得通红,但既然选择调研之路就肯定少不了流汗,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的数据出来了,要得到完善的塑料污染密度信息就要坚持下去。”队员小曾说道。 “我觉得今天的活动照片可能人物会比较小,我很抱歉,因为当队友们走到潮下带采样时,我却还在和淤泥顽强抗争者,我越是用劲,越是要费劲把腿拔出来。眼看着他们已经把样品采集好了,而我却只能远远的拍他们,虽然相隔十米的距离但我每一分钟只能迈出两步。”通讯员小辉说道。 “采样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我们还是不能松懈,要做好每一次采样工作。既然选择调研那就要严谨,虽然今天淤泥使我们耗费比平时多一倍体能,但多亏以往采样工作的认真进行,熟练的我们今天才能在取样工作上把作业时间缩短。”队员小钰说道。 “实验方案不可能是完美,必须根据实际,在实验中不断地进行完善。我们不怕犯错不怕重来,但一定要有尊重实验数据的精神,用实验数据说话,及时修正实验方案,尽力做到最好。”实验组成员小刘道。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欢迎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 , 益起守护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