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黄海大海洋生态系二期项目渔业社区共管模式示范项目在威海启动

联合国黄海大海洋生态系二期项目

渔业社区共管模式示范项目在威海启动

 

2019517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联合国项目事务署、黄海大海洋生态系二期项目办支持的《山东省渔业社区(垃圾减量)共管模式示范项目》启动会议在威海常青藤国际学校召开。联合国大黄海项目办、孙家疃街道、靖海和里海社区、常青藤国际学校、华益社工、山东大学及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等机构、团体代表共同出席此次会议。

渔业社区(垃圾减量)共管模式示范项目由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联合华益社工中心、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常青藤国际学校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其目的是为有效防止渔业社区生态系统退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减少海洋垃圾污染、增强社区居民和渔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精致社区建设。


会议介绍了项目主办单位、项目背景及意义,并对项目目标、行动、预期成果进行总结与梳理,参会人员从不同角度对项目进行了探讨,并在会议上成立了由政府、NGO、学校、社区居民及渔民代表等共同组成的渔业社区垃圾减量管理委员会,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议首先由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初腾飞分享了蓝丝带作为中国海洋保护领跑者在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文化保育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初腾飞以海南省梅联村渔业社区共管示范项目为范例,详细介绍了蓝丝带在UNDPGEF等多家机构支持下,围绕渔村社区转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渔民生计等方面开展的公益行动,并展望蓝丝带探索的渔业社区转型经验应用到靖海社区和里海社区的精致社区打造和海洋垃圾减量等方面的前景。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初腾飞分享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文化保育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联合国黄海大海洋生态系二期项目官员朱争光在会上详细地介绍了黄海大海洋项目背景、国家战略支撑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GDs以及项目办对本项目的高度期望和支持态度,并期望项目参与方能在当地政府部门支持下通力合作,融入社区把海洋垃圾减量体系理念传递给社区居民和渔民,促进渔业产业升级,提升社区居民和渔民生态意识和幸福感,争取将中国渔业社区转型经验推向国际舞台。

联合国大黄海项目办官员朱争光先生详细地介绍黄海大海洋项目背景

威海华益社工主任杨洪政分享了威海在地海洋公益行动

蓝丝带大黄海项目经理李真真介绍了渔业社区共管示范项目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刘春利:

我在国外进修期间,他们的海洋开放日让我感触深刻,在每周的开放日中,家庭自发地进行海洋垃圾清理和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亲子活动。在环保意识提升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刘春利副教授分享国外海洋环保行动

 

靖海社区党支部书记梁雪:

这个项目可以为居民、社区乃至整个威海注入海洋环境保护的正能量。这种进入社区的活动也可以把我们的文化、风土人情与海洋环境保护充分融合起来,让活动更接地气、让居民积极性更高、让社区变得更好。


靖海社区党总支书记梁雪和社区代表、渔民代表热议社区海洋保护工作


靖海社区居民代表苗华敏(84岁)告诉大家:

我的根在威海,我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地方,作为一名社区党员,我有义务带头做好海洋保护工作,我们身边的年轻人和小孩子更要从小树立环保的观念,养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我们现在多做一些环境保护的工作,也是为子孙后代做贡献。

靖海社区汪晓燕等也表示:

我们特别希望做好垃圾回收,现在很多养殖扇贝之后的废弃渔网无处可放,只能投到海里,既不能再重复利用,还会造成海洋污染,我们也不希望这样,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社区代表、渔民代表共同签署共管合作协议

 

经过此次启动会议,让参会渔民和社区居民意识到海洋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顺利成立社区共管委员会。


该项目也更加明确了以有效解决当地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让社区民众深度参与当地的决策、保护和管理工作,将社区民众的角色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并逐步在海洋环境保护中获益的目标。项目从两个方向重点开展工作,一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渔村社区和码头垃圾的治理体系,减少失控垃圾入海量,提升再生资源利用率;二是通过多样化和趣味性活动来搭建公众参与的海洋保护平台,调动当地居民和学生参加项目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垃圾减量、提升环保意识等,扩大黄海海洋生态系统项目成果。

蓝丝带将会以本次项目启动会为契机,充分发挥靖海社区、里海社区区位、生态、资源优势,扎实推进渔业社区居民垃圾减量和海洋环境意识提高,促进生态建设与精致社区、民生改善协同发展,打造海洋生态文明示范村,推进海洋强省和美丽山东建设,为今后的沿海渔村转型提供参考。

  




图文排版:王济启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欢迎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 , 益起守护那片海!